阳光洒在干净、整洁的院落中,四周的绿植被照耀得翠绿欲滴……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清城区横荷街道大有村的万福养老院配配查官网,只见原来的大有小学校舍通过适老化改造已成为一个现代化养老院,并已正式运营。
“闲置校舍”变“幸福院”
万福养老院一期占地15亩,投资达500万元,院内配备120多张床位,有六人、四人、双人及单人房等四类房型,房内适老化设计覆盖紧急呼叫、无障碍通道等配套。在四楼一套间内,两房一厅的屋里,配备有空调、电视等设施,而盥洗室内,淋浴、马桶、扶手等均按适老化标准打造,宽敞的浴室门,还能通行轮椅等辅助设施。此外,还有专业医护团队24小时值守,定制营养膳食、运动康复等适老服务。
“2023年开始我们就在清城区找适合建养老院的地方。之前也看中了几个地方,之所以最后选择把养老院开在大有村,主要是看中了周边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还有这里空间大,环境优美安静。”万福养老院院长李雪梅介绍,此前已在清新区运营着养老院,所以团队有一定的运营经验。2024年确定项目后便投入建设,2025年6月中旬投入运营,期间大有村委会给予了不少帮助。目前,养老院也正与周边的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方便老人家就医。
万福养老院项目的顺利落地,为当地提供了护理、门卫等多个岗位,解决了大有及附近村子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煮饭、洗菜、泡紫菜……上午10时,陈婉葵已经在养老院的厨房里忙碌着。“中午的菜单是紫菜瘦肉蛋汤、南瓜炒腩肉、炒鸭还有清炒青菜。”陈婉葵一边忙碌一边介绍着中午的菜品。今年54岁的陈婉葵是大有中大角村村民,此前在洲心一间幼儿园的厨房工作。“两边工资差不多,但在这里工作离家近很多。节省了不少路上的时间。现在午饭后还能回家休息。”陈婉葵笑着说。在养老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村民于凤萍过去只是打零工,现在通过系统化护理技能培训,已成为一名能独立照料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员,不但每月增加了3000多元的劳务收入,还在乡村养老服务中找到了自身价值。
盘活更多闲置资源促增收
而万福养老院项目之所以能顺利落地,也得益于大有村去年开始对村中存量时间超长超低价合同进行整改。
在整改过程中,村委发现大有中小学校舍合同存在时间超长价格超低的情况,于是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即经过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后,解除原有合同,并于2024年9月5日通过“三资”交易平台对大有小学校舍项目采取公开竞价方式进行交易。“引进万福养老院项目后,村委会的土地年租金收益从原来每年3.7万元增至15万元。”大有村委会干部黄子俭说。
据悉,2025年至今,大有村递交资料在“三资”交易平台流转18宗,成功交易8宗,成交金额20.87万元,成交面积215.33亩。剩余10宗还在流转中,交易金额47.53万元,交易面积584.24亩。而成功交易的8宗项目中,月岗组股份经济合作社龙坑鱼塘出租项目竞价尤为激烈,项目起拍价0.65万元,租期15年,5人报名参与竞投,经过27轮出价,延时11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55万元每年租金竞得项目,溢价率138%,1161人次线上围观。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联审联办审批流程的优化也为集体资产实现快速流转提供保障。黄子俭介绍,以往在审核阶段,需要跑6个部门提交资料,自从今年优化流程后,只需把资料交给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负责提交资料,审核部门也由原来的6个精减为4个,“在这一阶段至少节约了5天时间。”
今年,大有村还计划上线大有中学校舍项目,继续盘活小学校舍旁占地15亩的中学校舍地块,和企业合作开发医疗养老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基层养老服务。
来源:新清远 清远日报
记者:叶慧勤
创同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